广东碳化硅微粉是指以广东碳化硅为原料,经破碎、研磨、分级、提纯等工艺制成的超细粉体材料,通常粒度范围在 0.1-10μm(部分纳米级产品可至 50nm 以下)。其优势源于碳化硅本身的 “超硬、耐高温、高导热、化学稳定” 特性,且随着粒度细化,比表面积大幅提升,进一步拓展了在高精度加工、陶瓷、新能源、半导体等领域的应用。
广东碳化硅微粉的特性继承了碳化硅的固有属性,同时因 “微细化” 产生新的功能,具体可概括为 6 点:
超高硬度与耐磨性
莫氏硬度达9.2(仅次于金刚石的 10),维氏硬度约 2800-3300HV,远超刚玉(Al₂O₃)、碳化钨(WC)等传统磨料;耐磨性是铸铁的 10-20 倍,适合高精度研磨、抛光场景。
耐高温与热稳定性
熔点高达2700℃(常压下不熔化,2700℃以上升华),高温下无氧化,热膨胀系数低,适合高温环境下的结构材料或导热材料。
高导热与导电性能
室温下导热系数达80-150W/(m·K),且导热性能随温度升高变化小;同时具备半导体特性,可通过掺杂(如 N、Al)调节导电率,适配电子领域需求。
化学稳定性
不溶于水、酸(除氢氟酸外)、碱溶液,耐各种腐蚀介质,在化工、冶金等强腐蚀环境中可长期使用。
高比表面积与活性
微粉粒度越小,比表面积越大,表面活性显著提升,易与其他材料复合,形成高性能复合材料。
低介电损耗与抗辐射
高频下介电损耗低,且具备抗辐射性能(可承受 10⁶Gy 剂量的 γ 射线辐射),适合高频电子器件、核工业领域。
碳化硅微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,其价值在于 “将碳化硅的固有优势与微细化后的新功能结合”,既支撑传统磨料、陶瓷行业的升级,又推动新能源、半导体等制造领域的发展。选择时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,重点匹配 “粒度、纯度、形貌” 三大指标。